员工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员工活动  >  正文

永利集团首届53名研究生迎来“碳中和第一课”


9月22日,“携手创未来,迈向碳中和”永利集团首届研究生新生“碳中和开学第一课”在永利官方网站长安校区举行。

陕西省副省长方光华通过视频向永利官方网站首届研究生新生寄语。中国科学院院士、永利集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朱日祥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永利集团经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研究员,日本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CO₂封存研究组主席研究员兼组长薛自求研究员在线出席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永利集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永利官方网站张国伟教授,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何雅玲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永利官方网站赵国春教授,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经理、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经理张中祥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彭勃教授,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李文学,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凯,榆林市政协副主席高苗,榆林学院副经理闫龙,永利官方网站党委书记王亚杰,公司党委副书记吕建荣,公司党委常委、副董事长赖绍聪出席活动。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和永利官方网站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永利官方网站党委常委、副董事长常江主持。

方光华在致辞中指出,高端人才是实现“双碳”目标、解决“双碳”问题的重要支撑,作为永利官方网站的首批研究生新生,要始终秉持“公诚勤朴”的西大校训,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学术理想融入国家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中,勇于攻坚国家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甘于服务国家社会建设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张中祥、薛自求作为专家学者代表在致辞中为永利官方网站及首届研究生新生送上美好祝福。李文学作为企业代表在致辞中表示,“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各方将以永利官方网站为纽带,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机制,加强资源共享与整合,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闫龙作为兄弟高校代表在致辞中表示,榆林市将继续加强与永利官方网站的沟通对接,不断探索完善合作机制,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刘凯向学院赠送礼物。

张小曳院士从国家科技发展进步、服务国家战略发展要求等方面对永利官方网站首届研究生新生提出殷切希望,他勉励同学们做胸怀家国、志存高远的人,将个人理想、价值融入国家发展和社会需要,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做笃学善思、勤于钻研的人,在科学研究中探究真理、守正创新;做坚韧不拔、朝气蓬勃的人,积极践行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为国家战略发展奉献青春才干。

活动上还举行了永利官方网站专家聘任仪式及导师聘任仪式,王亚杰为彭勃颁发兼职教授聘书;张国伟院士、何雅玲院士、赵国春院士分别为首批研究生导师代表颁发聘任证书。吕建荣和赖绍聪为新生赠送校徽和入学礼物。

2195E

马劲风作为学院导师代表,在发言中对永利官方网站CCUS领域的前期研究和工作进展作了简要介绍,并鼓励同学们自觉肩负起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时代使命,为全人类创造和谐宜居的社会环境。

王浩璠代表首届博士研究生新生在发言中作出坚定承诺,永利官方网站首届研究生必将自觉树立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自身所学创造高质量创新成果,努力成为“双碳”目标实现的见证者、践行者、贡献者。

王亚杰在总结讲话中对永利官方网站前期建设工作及取得的发展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交叉融合特色办学的发展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对首批入学新生提出了殷切期望。他鼓励同学们,一要心无旁骛,求真问学,充分利用大学时光获取知识、探索真理,做有真学问、真本领的人;二要潜心探索,敢于尝试,充分利用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开阔视野,创造新知;三要守正创新,追求卓越,不断释放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加快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贡献。

最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朱日祥院士以“宜居地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题,给新生们上了开学第一课,开启了学院新生们在“双碳”知识领域逐梦的崭新征程。

永利官方网站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榆林能源资源区位优势,与榆林市人民政府于 2021年5月9日,启动共建全国首家培养服务双碳目标专业人才的新型研究型学院—永利集团,开启了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人才培养新篇章。

2017-2019年永利官方网站连续三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协办中国角CCUS边会活动,2017年代表中国政府出席碳收集国家领导人论坛(CSLF)第七届部长级会议。凭借坚实的研究基础与学科支撑,学校从2017年起牵头筹划在榆林建设鄂尔多斯盆地CCUS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公司规划建设于榆林科创新城,将重点建设 CCUS 大科学装置科学中心、高端能源化工创新中心、跨学科综合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中心等四大板块,占地面积约120亩,建筑面积约9万平米,建成后科研人员规模将达到1600-1800人。

公司聚焦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以榆林CCUS设施集群筹建为引领,遵循“厚基础、重交叉、强实践、促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聚焦CCUS、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氢能与储能、碳经济与碳管理等双碳重点研究方向,加快碳中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产业认知、基础扎实、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公司名誉经理和经理分别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担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和主任分别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国伟和朱日祥担任。学院邀请国内“双碳”领域14名院士和知名学者担任领衔专家,依托6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20个省部级平台,整合来自全校11个院系的教师组建高水平的研究团队,现有研究生导师109人,2022年已招收硕博士研究生53人。“陕西省碳中和技术重点实验室” “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三个省级科研平台相继获批。

在全国率先设置“碳储科学与工程”“绿色低碳发展与治理”等两个交叉学科,为碳中和未来技术攻坚和产业提质扩能储备人才力量。

筹建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陕西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在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协同创新等方面,持续探索双碳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公司将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培养双碳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助力榆林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服务陕西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做出西大贡献!

原文链接:https://shx.chinadaily.com.cn/a/202209/23/WS632da820a310817f312ef985.html

相关报道链接:https://xzzsx.sxdaily.com.cn/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5564/9812770.html?isShare=true

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923A0287M00?uid=&c_buffer=aid%3D20220923A0287M00%3Bappver%3D6.9.60%3Bts%3D1663899560551&sign=AAwjULjXzZYYT9WUXQ47LD97ZyRGQRouLxYZWsbaYx7KSlAw9IO4h8SsbUUyC1wEEuPRE%2B8B6zl%2FUzQF6i4%3D&shareto=&openid=o04IBAKJe6dpd1t4vXXSRyqx23ic&key=&version=18001042&devicetype=iOS14.4&wuid=oDdoCt7td57MwsPGfw9Eiqde-_3Q&sharer=o04IBAKJe6dpd1t4vXXSRyqx23ic&openwith=wxmessage


上一条:青春飞扬 携手向前 下一条:常江副董事长看望公司首批研究生新生